在吉森研究会2021年年会
暨长白山优秀特产企业推介会
第三届长白山林业科技创新奖励大会
第三批“林农乡土专家”颁证仪式
上的讲话
吉林省森林休憩保育研究会理事长 王志新
(2021年1月6日)
尊敬的方艳红部长、赵洪亮主任、韩永林主任,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新年刚过,我们就抓紧时间在这里举行2021年年会,实在讲抓得有些偏紧,而且将推介环节放在了昨天下午,既是争取时间,也算是个尝试。如此紧锣密鼓地在年前把会开完,一方面是想让大家放轻松地安心过年,另一方面也是担心疫情反复,一旦出现病例,想开会恐怕很难。去年初,我们1月8号开的代表大会,没过几天就来了疫情,直至全城封禁。因此,今年选在这个时间节点开会,相信大家也是会理解的。
这次年会,虽然时间安排较短,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这是我就任研究会理事长后召开的首个年会。在此,我谨代表吉森研究会理事会,对省科协方艳红部长、赵洪亮主任、韩永林主任亲临大会指导表示感谢!向“长创奖”得主、“林农乡土专家”和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祝贺!向全心尽力、持之以恒重视、支持研究会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广大林业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刚才,艳红部长代表省科协,对我们工作给予肯定,对未来发展特别是2021年工作提出要求和希望。大会还将颁发奖励证书。延边、吉林、白山办事处还将向大会报告工作,桑黄(灵芝)、榛子、森林认证、森林康养和软枣猕猴桃分会还将介绍做法。今年虽然取消了表态发言环节,但其他分会(专委会)也要就年度总结和下年工作计划安排作出书面报告。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过去的一年怎么看?
过去的一年,研究会也同全国、全省一样,是个极不寻常的一年。面对新冠疫情突发,大家都响应号召、宅在家里,几乎近半年时间没有实质性动作。即使是解禁之后,也仅仅搞点小规模、不聚集的活动,无论是效果还是影响力,都远不及从前。但是,大家也都没闲着,特别是秘书处的同志,紧紧围绕疫情管控,积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全省科学防疫、依法控疫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回头看一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把抗击疫情作为天字号工程。面对疫情,第一时间向全会发出科学抗疫倡议;利用吉森研究会网站和公众号,宣传国、省和行业抗疫举措,传播科学防疫知识和政策法规规定。协调台湾全球交流发展协会,向省科协捐赠绿色消杀制剂。抗疫后期,号召、组织会员单位积极参与“复工复产、公信营商——百业千企万人公信力宣誓”活动,组织全省森林休憩保育暨森林康养系统复工复产宣誓。吉林溪浪臻榛子基地、红石国家森林公园、省士林公司等10余家会员单位,积极响应总会要求,组织开展复工复产宣誓,在全省产生较大反响,为推动我省全面复工复产做出了努力。
二是把学术交流作为经常性任务。坚持研究会的学术属性,始终把开展技术交流作为突出工作来抓。在疫情过后的半年时间里,先后参与举办2020中国长白山健康论坛,组织近70人参加森林康养专题研讨,得到国家有关方面认可;参与举办北方软枣猕猴桃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来自东北三省的近100人研讨交流,并对适宜品种进行现场品鉴;召开长白山食药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围绕桑黄、灵芝、天麻、猪苓等主要品种,进行交流研讨;承办第十一届吉林省科协年会自然资源分会场,80多人参加会议,14人在大会上进行交流。短短几个月,搞了4次学术活动,充分展现了“以学术立会”的办会原则。
三是把技术服务作为最直接抓手。响应省科协号召,选派16名专家参加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成立吉森研究会工作队,赴林农生产一线指导生产,提供技术服务,助力林农产业发展。3位专家分别赴吉林、通化、延边参加省科协组织的助农活动,1名乡土专家在永吉参加当地助农活动。开展向农户赠书活动,先后向双阳区林农和春莲集团等多个好人书屋赠送灵芝、桑黄、黑木耳、元磨、天麻、枸杞、大樱桃、梅花鹿、森林鸡、森林猪等种植、养殖技术系列图书资料16种1000余册,为林农提供适宜生产技术,解决林农生产所需技术匮乏问题。总结以往成功经验,联合省林学会,与大阳参业、林丰菌业、靖宇县天麻种植合作社分别签订合作共建灵芝、桑黄、天麻3个重点品种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框架协议,设立“灵芝林下栽培技术培训基地”、“桑黄繁育技术培训基地”、“天麻繁育技术培训基地”。榛子分会吉林市会员组组建近10名乡土专家组成的技术服务队,深入现场拍摄制作榛子剪枝专题片,在吉林电视台和线上播放;深入舒兰开元、吉舒等地指导枝条修剪,防治病虫鼠害;组织技术人员跨市到通化柳河、延边安图和珲春等地开展技术培训,无偿传授田间管理技术,指导“疯长病”防治,受到当地榛农普遍欢迎和好评。
四是把职能拓展作为不间断追求。在持续抓好科技奖励等创新性工作的同时,把力量用在深挖资源、拓展功能上,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开拓新的发展空间。继对中华蜂养殖繁育基地及中华蜂蜂蜜进行“非木质林产品经营+产销监管链”认证之后,配合有关机构,对长白山野生人参及其相关产品进行“生产经营性珍稀濒危植物经营+产销监管链”认证,吉林世一参业2020年8月获得中国森林认证证书。与全国职信网、全国职业技能测评鉴定中心合作,申请报备森林康养师职业设置,参与制订《森林康养师素养评价标准》,选拔报批3名职业技能考评员,成为全国职信网职业人才培训考评基地。携手省森林康养产业协会,与北华大学林学院合作,互设人才培养基地:林学院成为首个省级森林康养人才培训基地,研究会成为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依托林学院师资支撑,配合省森林康养产业协会,于2020年底前举办首期森林康养师培训班,22名人员参加培训,通过结业考试。目前,正在与全国生态食材吉林省评定中心合作,在全省林业系统和涉林企业、有关基地开展生态食材评定工作;与中工技师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洽谈,商讨联合办学、互设基地,开展专业培训、技能提升工作等事宜。相信,通过一系列外联举措的推进,研究会的发展空间一定会越来越大。
五是把开展经营作为必然性选择。树立“经营强会”理念,把科技经营、功能造血、自我循环作为重要任务,在积极运作网上电商平台、销售林特产品的同时,以“打造长白山优质品牌、发展吉林省特色产业”为主要目标,牵头成立长白山特色产业创新发展联盟,22家单位参与发起,150家企业、30多家商协会及20多家科研院校参加成立大会。这既为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全省林特产业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提供了组织保障,也为未来研究会拓展渠道、积蓄后劲奠定了基础。
六是把强基固本作为根本性举措。实施由“固基”向“强基”转变策略,加强会员队伍和组织体系建设。年初召开换届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将既往顾问督导下的非常规决策机制,重新回归为正常的理事长领导下的决策管理体制。注重一线科技管理人才选拔使用,4名基层人员进入副理事长队伍。设立监事会,成立联合党支部,确保研究会的办会方向和政治引领。改革秘书长产生机制,对秘书长、副秘书长一律实行聘任制。建立会员能进能出、理事会成员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规范执行理事长办公会制度和理事会议事规则,推动研究会工作和决策继续沿着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前进。
此外,还参与了国家林草局、省林草局森林康养基地申报组织工作,申报国家基地3家,省基地2家、人家1家;开展了第三届“长创奖”评选工作,评选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各8项;组织了乡土专家评定工作,评出第三批林农乡土专家37人。
总的看,一年来研究会始终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注重把工作重点放在学术研讨交流上;始终突出科技传播这一主打业务,坚持把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紧紧抓在手上;始终牢记服务会员的办会宗旨,以会员需求作为本会工作选项,使研究会工作不偏离航向,不轻倚重点,不渐淡宗旨,虽遇疫情影响,但活没少干,力没少出,心没少操,劲没少费,取得了可惜的成果,受到基层群众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理事会的科学设计、正确领导和周密运作,得益于省科协、省林草局等有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各分支机构和广大会员的全力配合、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在此,我要再一次真诚地跟大家说一声:谢谢!
二、面临的问题怎么办?
在前几届年会上,我曾不止一次地就研究会的问题做过系统剖析。总结近两年工作,特别是一年来工作,尽管这些问题有一定改观,但还不能说从根本上解决,有的问题甚至愈发严重,已经到了危及发展前途的地步。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首先,自主活动意识差的问题出现严重的不平衡性。有的分会,譬如榛子分会,尤其是吉林市会员组,对这个问题解决的就非常好,不仅自身活动积极,主动开展各项工作,甚至把触角伸向吉林以外地区,而且服务是无偿的、不计报酬的。而有的分会,工作的主动性就明显不足,不推不动,个别的甚至非常“哏呲”,推也不动,完全把自己当作“局外人”。还是那句话,我们对会员的管理是动态的,对分支机构的管理也是动态的。大家既然已经入了会、进了局,就要想事、谋事、干事、成事。我们不要求大家把分会工作当作无时无刻不考虑的事情,只要求大家能够摆上位置,一年下来总要干点事、搞几个活动,干好、干成几项工作。
其次,各项活动组织难的问题越发凸显出来。过去,研究会开展活动,基本上靠打电话、“甩面子”,但至少电话不白打、“面子”也能给,如今电话没少打,“面子”却没得到几个,弄得大家“精疲力竭”不说,有时甚至碰得“鼻青脸肿”。这样的运作方式,绝对不是研究会的正常组织功能和工作属性。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更加注重会员需求,提升活动的吸引力,缩短服务与现实间的距离,让“吸引点”对接上大家的“兴奋点”;另一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方面,是要求我们分会(专委会)、办事处、会员组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要切实发挥作用,认真对待研究会的每一次活动。实在讲,研究会在每次作出举办活动的决定之前,都是做了充分研究的,都是充分权衡利弊的,也都是充分考虑会员需求和承受能力的。希望大家能足够重视这个问题,对研究会作出的活动决策能够认真对待,积极组织,确保其成行、成功。
第三,活动经费筹集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研究会的经费,完全来自于自筹,主要靠到市场上“找食吃”。每年靠“上争下求”、“东征西讨”解决活动经费问题。实在不是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路子有三:一是自身造血。这是根本解决方案。但需要投入,需要有懂经营的人,这些我们目前都不具备。所以,靠造血,一时半会儿几乎没有可能。二是企业赞助。我们是搞林的,林业人有个最大的特点是保守,几乎人人都知道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舍不得付出,对外面的“雨”也好、“雪”也罢,不能说完全不予理会,但要让他出力解决几乎很难。所以,拉赞助,眼下来说,路子很窄。三是会员会费。这是最有可能做到的事情。但目前的情况是,多数基层单位会员会费上缴的可以,而上了层次的会员,特别是理事单位、常务理事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的会费,上缴的却不怎么理想。有的副理事长答应的很好,却久拖不办。有的甚至连个态度都没有。会员缴纳会费,是章程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会员一年不缴会费,视为自动退会。从今年起,秘书处要对会员缴费情况进行核查,对超过一年不缴纳会费的,无论是谁,都请退出他所在层级的会员资格,并向社会公告。对及时足额补交会费的,可以重新考虑恢复其层级会员资格问题。对已经注销资格仍以研究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示人的,以此洽谈业务、谋求权益的,要适时启动追责索赔机制。当然,采取这样的办法,也是出于无奈。核心一点,是希望我们的会员,都能按章办事,依规缴费。待到研究会真正发达、实现经济良性循环那天,完全免除会费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眼下还做不到这一点。还请大家理解。
此外,合作经营的问题必须提上日程。研究会成立当初,我就对秘书处提出要求,办实体,搞经营,以创收效益弥补办会经费。但几年下来,公司也办了,却一件像样的生意没做成。从前年过问研究会,到去年接管研究会,就在运作一件事情,成立特产联盟,上下合作搞经营。经过近2年筹划,去年底终于得偿所愿,联盟如期成立。搭架子、挂牌子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合作干事,把联盟的经济搞上去。搞活联盟经济,一条重要出路,就是塑造品牌,走优品经营之路。这就需要联盟各成员单位的鼎力配合,自觉把优质的产品拿出来,让联盟贴标,从联盟走货,提高产品售价和市场占有率。目前的问题是,上面想的很好,设计的很好,下面却没有“答应”,谁也不愿意主动做“第一单”,不愿意让利。如此下去,联盟必然会成为一个“空架子”。我要说的是,请大家认真想一想,到底是“抱团发展”好,还是“分散经营”好?如果是后者,那我们当初还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张罗联盟的事情?很显然是“抱团”更“暖和”一些。所以,请联盟上下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推动联盟经济早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今年的工作怎么干?
2021年,全会要继续把创新发展作为工作的主基调,把群策群力作为工作的总要求,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向改革要出路,靠创新谋发展,落实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五个始终坚持”和“五个突出抓好”要求,努力打造一流学会,全力助推林农振兴。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第一,实施科技助力工程,突出抓好技术支撑工作。总的考虑是,继续瞄准林下经济,开展科技助力活动。助力全省食药用菌产业发展,举办第二届食药用菌产业创新发展大会,集中研讨交流我省在食药用菌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制约瓶颈问题、政策保障问题,力争把这一活动持续搞下去,办成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大会。对全省沙棘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摸清现状,发现问题,适时举办东北沙棘产业发展论坛,研究提出促进沙棘产业发展方案和对策措施,推动沙棘产业科学、规范发展。开展林下猪鸡产业现状调查,重点搞清楚养殖大户情况、分布情况以及规模效益情况,倾听意见呼声,因地因时因企组织小规模研讨交流活动,待时机成熟,举行全省林下养殖产业研讨会,推广典型,交流经验,助推这一产业发展。针对我省东中西部区域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各异的特点,围绕乡村振兴,举行吉林省东西部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研讨会,探讨“东种西移”、“西产东拓”的可能性,研究区域产业经济技术管理人才交流互动的可行性,推动我省东中西部产业协同发展、融合发展,助力、促进林农共同致富。呼应全国第一家森林康养产业协会成立,立足全球唯有一个长白山的独特优势,举办首届中国长白山森林康养论坛,吸引全省、全国乃至全球专家学者登顶研讨,让吉林省的森林康养产业逐步走出省门、国门,走向世界,在搞好省内、国内大循环的同时,参与全球康养市场双循环。除了举办研讨交流活动以外,总结这几年大果榛子培训的有效做法,借鉴省外成型经验,启动大果榛子专家基层行活动,邀请全国榛子栽培知名专家,组织专家服务队专家和林农乡土专家,到全省有关地区巡访交流,传授技术,指导、帮助榛农解决生产经营关键技术问题,助力榛子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实用技术普及传播工作。总结前期编撰特产技术成功经验,利用已经集成的技术资料,重新启动《吉林省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大全》编撰工作,不能让专家的力白出、劲白费,让我们的“初心”真正从半生不熟的“生瓜蛋子”变成香甜可口、耐人寻味的“累累硕果”。
任务明确,目标清楚,关键在筹备。要充分发挥有关分会(专委会)、办事处、会员组的作用,再不能由秘书处大包大揽。要落实任务、压实责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筹备,参与承办、协办。只有大家都动起来了,才能变“单出头”为“拉场戏”,彻底改变秘书处“单打独斗”的局面。再有就是善于联合、联手,联合所能联合的一切力量,联手可以联手的任何组织,共同携手举办活动,让每一项活动都能收到发散和放大效应,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第二,深化社会职能拓展,扩大开展评定评价工作。开展第三方评价,是这几年研究会探索承接和拓展社会化服务职能的大胆尝试。从2018年评定第一家森林康养基地,到2019年评定林下特色产业基地,先后评出森林康养基地(人家)12个,特色产业基地24个。这些基地在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结这两项评定工作经验教训,今年要在在以下方面寻求突破。一是探索开展生态康养基地评定工作。协调全国生态食材吉林省评定中心,搞好生态康养基地评定前期调研,对生态康养的内涵、外延以及基地的范围、标准等进行研究,探索评定的可行性,聘请专家研究评定标准,拟定评定方案,适时启动评定工作。二是探索开展生态食材示范基地评定工作。报请全国生态食材评定机构同意,联手全国生态食材吉林省评定中心,研究制定省级生态食材示范基地评定标准、程序和管理办法,适时启动评定工作。三是探索开展企业公信力评价工作。配合吉林省公信力建设促进会,在全省林农企业率先启动公信力评价工作,为全省林农企业发展助力,为在全省企业推行公信力评价摸索路子。此外,还要接续开展林下特色产业基地评定工作,在巩固现有“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产业扩繁培训基地”评定类别的基础上,因地因企细分、拓展基地类别,为企业提供更直接更有效服务;尝试开展中华地标品牌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申报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协调中华地标品牌产业集团,探索申报中华地标的可行性;继续做好林业科技成果评价职能争取工作,力争经过多方多渠道不懈努力,获得开展林业科技成果评价试点资格,早日进入试点行列,早日承接评价职能,早日启动林业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为全省林业科技人员提供成果认定保障,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投身科研攻关、科技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任何一项评定评价都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工作推进中,一定不能盲目和激进,必须依法依规进行,该报批的要报批,该报备的要报备;必须坚持标准,成熟一个评价一个,不能为“数”而动。评价前,准备工作务必做实、做细、做充分,既要做好基本情况等一手材料准备,更要做好专家力量准备,必要时可以开展调研,先谋而后动,提高评定评价工作的把握度和成功率。对已经授牌的基地,要加强管理,进行跟踪考核。要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完善考评规则、程序,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要做好基地档案归集和本级基地档案建档工作,确保上下均有案可查。
第三,立足行业资源特点,继续搞好认证认定工作。参与开展森林认证,是研究会这几年的一项成功实践。经过3年努力,长白森经局的中华蜂蜜和吉林世一参业的长白山野生人参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通过中国森林认证。这里面,既饱含了森林认证专委会的不懈努力,也承载着秘书处的辛勤付出。按照工作计划,今年要对榛子产品进行产销监管链认证。这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秘书处要紧抓在手,充分依靠森林认证专委会,搞好方案编制,抓好组织实施工作。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明确认证与被认证主体,清晰认证范围,厘清权责利关系,理顺认证后具体操作程序等,确保顺利、圆满完成认证工作。
开展“林农乡土专家”评选是我们省的独创。从近3年评选的效果看,基层普遍反映良好,深受广大林农欢迎。今年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在全省开展第四批“林农乡土专家”评选认定工作。应当说,依批次、按程序评选乡土专家,我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只要大家申报,只要专家认为符合条件,就可以依标而评,让更多“土专家”入选,让这支活跃在林农生产一线的队伍体量更大。需要考虑的是,我们的活动已经引起各方关注,一些行业协会主动找上门来,也想参与其中。我的想法是,在不影响研究会主体、主导地位,在不改变林农乡土专家名称、性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扩大参评范围,将有积极性、业务又相近的行业吸收进来,共同来搞,使这项工作涉及的面更宽、领域更广、参与的人更多,如此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才会更大,生命力才会更久。此其一。其二,搞好前三批“林农乡土专家”作用发挥跟踪调研督导考核工作。要依据《促进林农乡土专家发挥作用实施办法》,对前三批“林农乡土专家”进行考核、复核,看其是否按要求履行职责,是否按要求尽了义务,是否切实发挥了服务、引领、示范、带动作用,是否完成研究会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依据考评结果,作出原认定继续有效、取消优先权、注消认定资格等不同处理。希望广大乡土专家一定倍加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荣誉,认真履行职责,出色完成规定和交办的各项职责任务。其三,开展“最美林农乡土专家”评选工作。协调吉林省公促会,在已经获评乡土专家的人员当中,发现、选树一批最美乡土专家,让履行职责、作用突出、带动效果明显的乡土专家成为时代先锋,成为公信吉林样板,让优秀乡土专家戴上更加亮丽的光环,让我们的这支队伍更有影响力。秘书处要切实履行评定办的职责,精心谋划、组织,认真抓好落实。
第四,寻求扩大培训渠道,继续抓好专业教育工作。推进会校合作,为林农企业提供人才培养支撑,是研究会这几年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搞学历教育,但立足本行业,开展素质教育、继续教育、专业教育,一定是我们可以探索参与的重要选项。早在2018年,我们就尝试与北华大学林学院、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合作,联合举办榛子专业教育暨乡土专家技术能手培训班,收到可喜成果,72名学员获得由“一会两院”共同签发的《吉林省榛子专业培训证书》,成为推动全省榛子产业发展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今年和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把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的重点继续放在职业技能提高上,放在支持、支撑林下经济发展上,在继续保持与“北林”和“省林技院”开展合作的同时,拓宽合作领域,与吉林省中工技师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建立密切联系,探索合作办学的可能性、可行性,探索互设基地——院方设立本会林下经济技术培训基地、本会设立院方林下经济技术实训基地,寻求专业、实用的培训渠道,共同为加快推进全省林业职业技能提升助力。秘书处要细化研究合作方案,密切加强与各方的接触与联系,争取早日达成合作意向。对接中,要充分考虑林农实际,立足“短平快”,设置短训班,不能盲目求大脱离现实,切忌搞成“马歇尔”计划;充分考虑经费来源问题,立足政府补贴,务必免收学费,不能给学员带来更大经济负担;充分考虑师资来源问题,立足林农院校科研院所,注意选拔某一领域有名、实践操作公认权威的乡土专家参与教学,提高培训的实用性、适用性;充分考虑林农行业特点,立足操作技能提升,注重实训课设置,把培训重点放在实战操作训练上,适当缩小理论课占比,使林农职业技能培训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职业技能培训,乡土专家是主体。一旦运作成功,希望我们的林农乡土专家要踊跃报名、积极参与。
开展森林康养师培训,是研究会与森林康养产业协会共同创立的又一个面向产业领域的服务项目,去年末已经成功完成首期培训班理论课教学。这个培训班的举办,将为全省培养一支由20几人构成的森林康养师队伍。这是一支正规军,必将对全省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起到积极助推和支撑作用。今年重点是把实训课做好。只有理论与实战都得到提升,我们的这个班才算真正圆满。这方面,请刘万民副会长多支持、多辛苦,请王洪俊副会长和“两会”秘书处的同志提前做好预案,各个环节考虑周全,确保安全、顺利完成森林康养师实训任务。这是其一。第二,可能情况下,今年可以继续联合产业协会,考虑举办第二期森林康养培训,但不能勉强,不能硬着头皮去办,要科学预测需求,确保班有规模、人达数量,确保办班效果。第三,也是今年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联合全国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虑开设森林体验师职业,研究制定森林体验师标准,待一切手续办理完备,适时启动森林体验师培训。我的总体想法是,隔年举办森林康养师、森林体验师培训,这样安排不至于相互间争嘴,也为我们做好师资、教材和人力、物力等充分准备,争取足够时间,赢得精力保障。
在抓好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同时,还要视基层生产需要,开展小规模、经常化、即时性实用技术培训活动,解决林农燃眉之急,助力林农产业发展。对一些已经关注到目前仍未搞过培训的领域,比如高钙果、寒地大樱桃以及西部飞鹅等,都可以考虑与相关方面联合,开展栽培、养殖新技术培训,助推这些产业加速发展。
第五,放大发挥成果效用,持续抓好创新奖励工作。评选“长创奖”,是为全省林业办的一件好事、实事,得到各地各单位特别是有关院校、各级林业科研单位的高度认可、热情响应和积极参与,不能说已经在系统内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但至少成为了林业科研人员争相申报的一个奖项,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凸显。今年,要在总结前三届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强化这一“抓手”,抓实、抓硬这一手,用心用力抓好第四届“长创奖”推荐、评审工作。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推荐申报“长创奖”,要注意政策导向,既要重视研究水平,也看重转化效益;既要“重林”,也不“唯林”;既以院校和科研单位、科研教学人员成果为主,也不忽视基层单位、生产一线人员成功做法和成型技术。核心看创新、看价值、看效果,关键看是否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创造性。只要对林业“双创”有利,对科教兴林有利,对提高林农产业产品附加值有利,对林农事业发展、乡村振兴有促进,就在我们“奖评”之列,就是我们授奖重点。奖励办要做好申报组织工作,细化实施方案,指导做好案卷订装、附件备审等过细工作,确保上会项目含金量高、示范性强,可复制,能推广,提高一次性过会率。要加强初审环节,做好每一卷资料的内容审查工作,对《申报书》项目不全者,一律不予上会。此次奖励大会之后,奖励办要按要求,尽快向省科技厅报备。
同时,还要适时按要求组织好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推荐工作,继续搞好优秀论文评选工作,搞好全省森林休憩保育研究会“双先”评选特别是优秀秘书长日常培养工作。
第六,推动联盟经济发展,全力做好科技经营工作。做好林业科技服务和经营工作,是研究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解决自身造血问题的必然选择。如何把服务做实、把经营搞活,一条重要途径是实行会企合作,形成经营合力,进而创造更大效益。为此,我们发起组建特产联盟,并于年前宣告成立。联盟成立后的主要任务,就是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尽快把经营活动启动运行起来。当前至关重要的是发挥联盟企业作用,把企业的产品,通过联盟包装,变成联盟产品;加快培育优质产品,通过原产地追溯、地理标识认证和联盟商标使用,打造联盟品牌,抢占更大市场。目前最应当做和最有可能做好的一件事,就是抓紧企业对接,一户一户谈,谈合作,谈条件,谈产品包装,谈销售渠道,谈效益分配,只要跟经营有关,一切都要谈,谈成一家是一家,谈妥一个是一个。不能一味把精力放在所谓顶层设计上,不能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要多做一些务实的工作,让会企合作先在产品营销方面看到实际动作,收到实际效果。还是老想法,就是由联盟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由企业提供产品和售后,在会企间建立起互动共赢的利益机制,在促进企业扩大销售、增加效益的同时,增加研究会经济收入。
会盟两个秘书处都应不等不靠,抓紧动起来,通过会企对接,启动网上营销,让联盟企业增加效益,让研究会看到收益。要注重发挥会长、副会长作用,产品包装、合作,可以先从有实业、有产品的会长、副会长做起。联盟的会长、副会长,也应自觉增强合作意识,把联盟的事当作自家的事,积极帮助想办法,主动提出合作意见或方案,自觉承担相关业务,推动会企合作有实质进展。要下力量打造“吉屾汇”商标,宣传、推广这个商标,引导、组织联盟企业认同和使用这个商标。要以特色优质产品和高质高效服务,赋予这个商标更多科技含量、更优品质含量和更大附加值,加速其成为联盟产品品质保证和品牌标志的进程。要制定具体的商标宣传、推广方案,完善联盟商标使用规范。要研究依托龙头企业在国内主要城市建立“吉屾汇”专营店或专柜的可行性,为逐步建成辐射全国的长白山特产营销网络摸索路子。只有大家都看好这个标,都积极使用这个标,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将“吉屾汇”商标打造成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知名商标、驰名商标,大家的产品才会因标而远销、因标而扬名,才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第七,立足机构作用发挥,切实抓好组织体系建设。应当说,经过几年努力,研究会的组织架构已经基本搭了起来,未来虽然仍有扩容需求和空间,但已不是主要矛盾。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发挥现有机构、人员作用,重点还是提热情、想事情、搞活动。这其中热情是大前提。如果对一件事情不感兴趣,没热情,自然对这件事情想得就少,重视的程度就不够。这是制约作用发挥的关键所在。希望我们各层级理事会成员,特别是理事长、秘书长,要本着对研究会事业和个人声誉负责的态度,拿出一些精力来思考和运作研究会工作。在这方面,大家要向榛子分会朱玉辉学习。他就想了很多事,带领会员组的同志干了很多事,有些服务已经做到了吉林以外地区。这种认真负责、主动干事的精神,着实值得大家学习。落实动态管理措施,今后对长时间不开展活动,把认挂的机构当摆设、当门面,要下决心进行调整。落实一票否决制度,把开展活动、完成任务,作为全省“双先”评选的重要依据。在督促各层级机构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要进一步规范建设、严格管理,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在章程框架下开展工作。对过去几年来一直关注的森林猪鸡和百合等有前途的产业,要抓紧筹建分会组织,力争在新的一年把这几个分会建立起来。鼓励认挂单位依托原有公司,探索“院会同体”办会模式,在设立分会的同时,筹建与分会产业相匹配的研究院所,开启“一会一院一基地”建设模式,以会搭台,院搞研发,基地搞生产,加速推进研学产一条龙、会院地一体化。目前,研究会在组织建设、工作成效和社会影响力等各方面,已经有了很好基础,原则具备了申报5A级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条件。今年,要把评档定级作为重要任务,指派专人负责报评准备工作,力争一报即过,赢得相应等级认可。
除了上述工作之外,今年要认真研究团标问题,力争经过努力,赢得团体标准制定权。此项职能,同科技成果评价一样,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有一项争取成功,都将改写研究会的历史。如果有谁能主动请缨,办成其中任何一件,研究会都将给予重奖。还要研究CCER(碳汇造林)项目开发问题,如果能联系成碳汇项目开发,既可为我省碳汇林业发展出力,也可带来可观经济效益。这方面,秘书处要进行深入研究,争取有所动作,力争有所收获。
在抓好业务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按省科协党组和省社会组织联合党委的要求、部署,认真抓好党的建设,深化治理方式改革,优化办事机构构成,探索建立“以绩效论英雄”的工作机制。
同志们,今年的工作设计,很多都是创新性的,很多都有难度,个别项目甚至是“硬骨头”。希望大家在理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砥砺前行,力克难关,战胜险阻,合力拓出一片新的天地。
春节就快到了,提前预祝各位新春万福、节日快乐!
谢谢大家!
王志新在吉森研究会2021年年会暨长白山优秀特产企业推介会上的讲话.pdf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6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