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
来源:《生态文建设规划--理论?方法与案例》
发布时间: 2016-06-16

                    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

来源:《生态文建设规划——理论?方法与案例》) 

 

      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

    我国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先生对生态文明的定义是: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文明的概念界定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背景下,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模式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对立的矛盾基础上,以生态学规律为基础,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从物质、制度和精神观念三个层面进行改善,以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一种新型的人类根本生存方式,是在新的条件下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的文明形态。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相并列的现实文明形式之一,着重强调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包括三个方面:生态物质文明,即符合自然生态系统要求的物质器物,以及制造器物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等;生态精神文明,即符合生态系统的精神观念,包括新自然观、新价值观、新文明观等,以及体现新的精神观念的文化产品;生态制度文明,即符合生态系统要求的社会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

    生态文明的基本特征

    第—,在文化价值观上,人们对自然价值有明确的认识,树立起符合自然生态原则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生态文化、生态意识成为大众意识,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能够树立起正确的自然观念,自觉地提高对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生态道德成为民间道德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第二,在生产方式上,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第三,在生活方式上,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生态的生活。 

    第四,在社会结构上,表现为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中,但只是社会的某些方面而不是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当人类文明里程发展到从价值观念到生产方式、从科学技术到文化教育、从制度管理到日常行为都在发生深刻变革的时候,就标志着文明形态开始发生转变。我们目前所处的时代,生态文明已初露端倪,需要人类共同努力,才能超越工业文明,走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相互协调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

    主要有四个方面: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政治兴起;生态经济发展;生态文化繁荣。 

(摘自唐小平、黄桂林、张玉钧编著的《生态文建设规划——理论?方法与案例》)

 

 


查看更多
邮编:130022  联系电话:0431-85116566  传真:0431-85116566  QQ:3304298950  电子邮箱:E-mail:jsyjh2018@126.com
主办单位:吉林省森林休憩保育研究会 吉林省森林康养产业协会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4756号  工信部备案号:吉ICP备16001202号  技术支持:恩惠科技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6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