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关于推进避暑休闲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18-07-26


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避暑休闲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8年7月26日)


  避暑休闲产业是夏日经济的新形态、吉林省振兴发展的新领域。立足于优良的生态环境,利用好全域温润清爽的战略性气候资源优势,重设起跑线,发展新经济,创新推进避暑休闲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避暑休闲美好生活的高品质需求,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向时间空间要产业,向生态气候要效益,努力将我省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领先的避暑休闲名省和新兴旅居大省,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吉林提供强大支撑。

  (二)总体思路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于“三季应一夏”的时间优势,着手于“三带一二”的避暑新经济,着实于“山水林田城”的发展空间,着眼于“旅居新人口”的战略高度,统筹推进“一山引领三江、名城带动全域”的发展格局,全力营造“宜游、宜养、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系统构建“特色鲜明、创新驱动、功能完善、交叉融合”的现代避暑休闲产业体系。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游客需求作为市场导向,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避暑休闲需求;将引进“旅居新人口”作为发展红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改革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突破制度创新、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破解避暑休闲产业资源配置市场化难题,加强科技、商业、资本、管理创新,培育创新价值链。

  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按照绿色发展理念和绿色标准实施全过程绿色管理,规划、开发、建设与运营管理全价值链的避暑休闲产业。

  坚持文化生成。培育温带生态避暑生活方式,倡导传播低温养生理念,把生成避暑文化作为推动避暑产业发展的内生性持久动能,打造国家避暑目的地品牌。

  坚持四季融合。统筹谋划夏季避暑、冬季冰雪及春秋四季产业发展,实现“避暑”“冰雪”双轮驱动,以两季繁荣带动春秋,驱旺全年。

  (四)发展目标

  到2022年,基本建设成为国内首选的避暑休闲名省、新兴旅居大省、国家避暑中心,特色鲜明、系统完善的避暑新经济初步显现。

  改革创新与政策重点突破。创新性提出避暑休闲产业用地政策,建设稳定有预期的避暑新经济营商环境,制定针对旅居新人口服务政策,以创新为主导的配套政策、激励政策完善有效。

  市场体系与主体活力迸发。建立开放、公平、有序、竞争的避暑休闲市场体系,实施“百千万避暑产业活力工程”,培育百家国内外知名避暑休闲领军企业、千家创新型中小企业、万名双创人员参与发展,让市场活力充分迸发。

  综合实力与创新能力凸显。避暑休闲产业综合收入超万亿,各类产业集聚区达到30个、避暑休闲基地达到50个,建成10个以上避暑名城,打造20个以上特色避暑名镇;年避暑休闲过夜游客达1亿人天,省外、境外到吉旅居人口达100万人;避暑康养、旅居、研学三大新兴业态行业集中度超过30%;引进高水平创新团队50个,高端双创人才新增1000人以上;避暑产业创新科技投入比例大幅提高。

  空间动力和时间效应释放。全省形成名山引领、名城带动、多链联结、区块融合的全域避暑空间新格局;“三季应一夏”的时间效应充分释放,形成“22℃的夏天”品牌形象和“避暑到吉林”的市场号召力。

  二、主要任务

  (一)生成避暑休闲文化。

  深耕传统地域文化。吉林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新中国工业文化、黑土地农耕文化等传统文化是地域文明的结晶,既要传承,也要发扬,更要提升。要通过植入避暑休闲元素,丰富形式,拓展空间,延伸内涵,实现再挖掘、再包装、再呈现,使传统地域文化焕发新的光辉,在避暑休闲产业发展中实现文化升级,在中华文明进步中熔铸吉林烙印。

  打造时尚休闲文化。青春一族是避暑休闲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追求时尚对这一群体最有吸引力和认同感。要立足现代青年群体,结合消夏时尚需求,以“创新、求异、前卫、流行”为引领,推进避暑休闲与时尚文化相生相促、相辅相成,提升时尚文化的新颖性、前沿性、活跃性,大力弘扬消夜、美食、运动休闲、时尚艺术、音乐娱乐等新风尚,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热情,培树新的休闲观念,提高大众消费品位。

  挖掘东北亚多元文化。吉林地处东北亚核心区域,在与俄、朝、日、韩等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国际交流合作中,多元文化交织融合,不同文明碰撞激荡,形成了独特的东北亚风情,特别是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已具象为吉林标识性文化符号。要进一步提高吉林文化的开放度、外向度和包容性,多元互动,兼容并蓄,以更具特色的东北亚文化引领避暑休闲产业发展,打造吉林文旅事业的国际范。

  培育低温养生文化。根植于吉林独有的“温润清爽、舒适度高”的气候资源,“物产丰富、品质优良”的康养资源和地处“世界长寿纬度带”的地域优势,充分运用中华文明中传统中医养生文化基本理念,倡导科学合理的低温养生生活方式,创新大众养生类型,丰富大众养生实践,培育新型养生文化,以“低温养生”为核心,加速形成资源集成、优势突显、特色突出的新型避暑休闲文化。

  发展壮大文旅产业。推动文化创意与避暑元素融合发展,不断挖掘、创新、推出新的精品文化旅游景观,进一步提升文旅产业活力;开发具有吉林特色的避暑休闲演艺产品,突出打造延边州《阿里郎花》、吉林市《梦回乌拉》和省歌舞团《人·参》等演艺品牌;创新现代避暑休闲传媒方式,支持和鼓励全省各地拍摄宣传片、纪录片,创意开发以避暑休闲为题材的出版物、游戏、动漫和微电影等,努力强化文化引领作用,做大旅游载体平台,推动文旅产业再上新台阶。

  (二)优化提升“四大”传统业态。

  1.打造长白山山地避暑新标杆。

  建设世界避暑名山。围绕长白山加强综合改革创新,以“规划统筹、要素集聚、提质扩容”为路径,突出“避暑”核心吸引力,增强休闲康养、山地度假复合功能,加快关联产业聚集,优化景区运营管理模式,突出精品化、个性化与标准化,联动区域整体转型发展,全力建设长白山世界级山地避暑基营式旅游目的地。

  规划统筹城镇发展。统筹规划建设“长白山避暑休闲城镇群”,按照世界避暑度假城镇标准,拓展基营式避暑休闲空间,重点建设和提升二道白河、松江河以及延边、白山、通化等地区的系列特色小镇,发挥长白山作为区域交通集散中心、综合服务中心、节事会议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作用。

  全域协同创新发展。划定“大长白山协同创新发展区”,推进全域旅游。强化旅游目的地整体功能,以长白山景区为核心,加强区域旅游风景道网络建设,推进与周边县市、景区、度假区、镇村畅通连接,对标国家5A级景区标准与世界级避暑服务新标准,与世界旅游组织合作共建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

  2.丰富拓展滨水避暑。

  统筹沿江综合开发。重点破解管理体制障碍,增强水利、林业、交通与旅游协同,合力建设国家旅游风景道。做好松花江、图们江与鸭绿江“三江避暑休闲带”规划设计和新业态新产品开发;重点建设“松花江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带”“鸭绿江中朝边境黄金避暑休闲带”“东北亚异域风情避暑旅游带”;支持神龟湾、集安高句丽等重大文旅融合项目、生态休闲项目及景区建设;完善旅游带、风景道服务区和驿站以及标识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

  创新开发滨湖避暑。坚持生态优先,加强监管保护,科学划定水上活动功能区域;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支持沿江县市与乡村的江滨休闲服务功能建设;鼓励市场化运营,推进国家(省级)水利风景区避暑资源潜力释放,综合开发体验性、娱乐性等休闲产品,打造溪河漂流、风筝冲浪、渔猎民俗、水乡人家、嬉水乐园等具有区域特色的河湖避暑休闲功能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打造西部草原湿地生态旅游带。围绕西部生态经济区战略布局,发挥松原、白城地区大草原、大湿地、大湖泊的自然生态优势,整合农牧副渔资源,利用河湖连通产品及设施,开发建设生态休闲、绿色科普、滨水体验、湿地观光等融合型生态旅游产品。支持查干湖、向海、莫莫格、嫩江湾等重点景区科学划定旅游功能区,重新定位产品,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服务功能,打造生态旅游线路,合理布局营地和自驾游等新业态产品。具备条件的景区提档升级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加快推进嫩江湾、机车小镇、查干浩特等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带动和引领西部旅游业发展。

  3.加快开拓森林避暑。

  强化政策推动功能转换。加强森林旅游发展改革创新,坚持生态优先,厘清政策通道,增强林业特色资源产业“九个百万”工程与休闲旅游等三产融合,推动国家森林公园转型升级,支持利用资本、组建公司、股份合作等方式,强化市场化运营,加快提升服务经济在林业经济中的比重;着力推进林业生产设施向休闲服务功能转换,优化利用林业站场、道路、服务与管理设施,开展森林娱乐、游憩、研学、康养等特色避暑休闲项目。

  增强森林新业态供给。推动建立林业发展开放格局,主动引进康养技术、运营团队与社会资本,创新发展森林避暑休闲度假;积极开发森林小火车、森林民俗体验、林海穿越驿站、山林食材加工、森林特产购物、树屋酒店、木屋别墅、拓展营地、狩猎、探险、徒步等新业态产品;加大林业职工服务技能培训,加快林业工人向服务经济双创人员转变,提升森林避暑产品开发和运营能力,增强休闲度假服务品质。

  加快传统森林业态升级。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促进传统森林旅游与全省避暑休闲产业同步发展,建设高水平的自然教育与生态旅游目的地;提升观光旅游服务品质,重点开发建设集森林休闲、康养、观光为一体的特色森林旅游产业基地。

  4.提质升级乡村休闲。

  转型增值休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农业生产链条对接休闲体验消费,实现农业种植景观化,农业生产体验化,农业产品旅商化,农业设施功能化;扶持发展生态农业、体验农业、设施农业、定制农业,加快发展共享田园、体验采摘、定制配送服务;开展农游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帮助小农户对接休闲市场,让土产变特产;支持都市周边有条件乡村建设田野创意景观、文化创意农园、农业科技园、教育农园、田园综合体、观光农场,重点建设农安陈家店、吉林神农庄园、四平北方巴厘岛、辽源金洲现代农业等田园综合体。

  全面提升乡村旅游。解决粗放式运营问题,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承接宜居宜业宜游功能,实现农村建设景区化,农村传统活态化,农村节庆娱乐化;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从农家乐、乡村观光向乡村度假、乡村生活的高阶递进发展,消费方式从吃住为主的基本消费,向服务链条增值的高中低综合消费转变;依托4A级以上景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和大中型滑雪场毗邻区,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康养基地、乡村营地、精品民宿、农业文化博物馆、艺术村;重点建设好奢岭、韩屯、二合、插树岭、金达莱村、红旗村、松岭雪村、妙音寺村等乡村旅游特色村镇,打造乡村避暑休闲产业链,形成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

  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推进新型职业农民衔接服务经济,实现农民生活场景化,农民住宅民宿化,农民就业三产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扶持小农户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民工多渠道转移就业;振兴传统工艺,培育一批手工作坊、酒庄磨坊、家庭工场;鼓励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加强扶持引导精准扶贫,实施“文化挖掘、产品创意、景观打造、功能完善、服务优化、能人带动、商品销售”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

  (三)突出发展“三大”新兴业态。

  1.优先发展避暑康养。

  做“精”医药康养。依托我省富集的森林资源和医药资源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从事林学、医学领域的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在东部森林转型区打造具有鲜明特征的国际化高端森林康养基地;利用我省区域条件下特有的植物精气,开展亚健康、抑郁症、癌症辅助治疗等康养项目,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康养目的地。依托北药基地和中医药科研优势,鼓励发展医疗医药、养生养老、旅游旅居结合产业,支持建设中医治未病国际康养研究中心、中医药多业态融合试点、养生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医养旅游工厂,推进医养旅等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创建3至5家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

  做“特”温泉康养。提升温泉旅游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营造低碳生态突出、文化魅力独特的温泉旅游产品;引导温泉旅游小镇、温泉旅游度假区、温泉酒店、健康理疗会所、疗养院、度假村等各类温泉企业,按《温泉企业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参与星级温泉评定,进入自由行客人搜寻视野;重点理顺抚松仙人桥温泉管理体制,充分释放高品质火山型温泉康养价值,开发长白山火山温泉部落等具有长白山火山特色的温泉产业项目;建设环长白山、长春-吉林-松原两大温泉康养集聚区,加快我省温泉产业进入品质时代,打造中国最佳康养温泉目的地。

  做“活”运动康养。大力发展探险(溶洞/原始森林)、登山、攀岩、滑翔、蹦极、骑行等运动康养;以国家级、国际性赛事节事为依托,利用风景廊道、绿道网络、慢行系统等设施和产品,开展运动康养;支持延边、白山、通化和长白山把环长白山、沿鸭绿江和图们江单车骑行打造成国际风情骑行运动康养品牌;支持长春、吉林等地引进符合避暑特点的马拉松、环湖环城自行车等运动节事,引导和培育大众运动康养生活习惯。

  做“优”美食养生。利用人参、大米、梅花鹿、林下特产、矿泉水等天然健康食材,精做地方特色美食,让游客品出吉林味道,品出舌尖清香;深入挖掘吉林传统美食文化,开发高端药食同源养生食谱,打造一批养生美食品牌;支持和培育一批特色美食名店和龙头企业,鼓励研发、生产、销售即食、易带美食产品,塑造“吉林食养”品牌形象。

  做“大”康养集聚区。抢抓森工转型、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机遇,加强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团队、康养投资机构;支持开发一批低温康养样板基地、医疗公园、养老度假区、康养产业园区和集聚区;支持大型雪场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和资源优势,打造国家体育旅游基地、运动休闲基地,实现“避暑”“健身”双轮驱动。

  2.重点推进研学旅行。

  建设一流研学基地。以学生暑期旅游和亲子游为主要目标市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览馆、文化科教基地、水文植被地质景观、能源水利工程、航天航空园区、名人故居等教学观光;鼓励参加特种技能培训基地、野外拓展营地、青少年军训营地等特种培训,建设一批国际标准的研学营地和研学基地。

  开发特色研学产品。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创新开发具有我省特色的东北抗联、杨靖宇、一汽、长影、卫星观测站、森林、湿地、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红色、工业、文化、科普、生态、民俗等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研学旅行产品。

  提升研学运营能力。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研学旅行产品市场运营能力;加强研学管理交流,加大研学旅行师资队伍的培训、培养力度,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及培训机构依托长白山景区、长影旧址博物馆、中国一汽等重点研学产品,打造北方研学师资培训基地;提高交通、保险及安全、管理等组织保障水平;鼓励学校、研学机构、旅行社等机构和市场主体开发研学线路,组织参与研学产品设计和管理,加强青年学生研学国际交流,打造吉林研学新样板。

  3.引导激发避暑旅居。

  实施“一去三引”战略。把避暑旅居作为房地产去库存的重要途径,长期作为引进旅居新人口、引进高端技术管理人才和引进双创人才的重要抓手;摸清主要旅游城市、小镇和功能区房地产闲置底数,优先将配套完善的城市商品房转为旅居地产。

  释放资源共享经济。加强产业配套服务,支持乡镇、街道、社区、医院等单位和机构为避暑旅游、康养、旅居等人群提供优质服务,不断完善娱乐、休闲、生活等配套设施;释放社会闲置房产,发展公寓和民宿经济,缓解旺季接待能力不足;支持长白山、松花湖、净月潭、向海等知名避暑景区与周边村镇、周边城市共建共享度假公寓和旅居集聚区;引导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嫩江等沿江特色避暑县市、乡镇,开发旅居社区、服务站;鼓励万科松花湖、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北大壶等滑雪度假区、冰雪景区开发避暑休闲产品。

  (四)积极拓展产业链条。

  大力推动产业要素集聚。推进技术、资源、产品、市场、经营、组织、制度、人才等八方面整合创新,促进“避暑”吸引核心形成、业态规模壮大、配套设施跟进、管理营销助推;拓展“避暑”核心价值链,围绕吸引核实施游客便利化“搬运”,由游客聚集、引导消费聚集、促进产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加速推进避暑产业集群化由低至高递进发展过程。

  大力培育“避暑旅居+服务创新产业链”。形成项目策划、规划设计、开发建设、营销推广、运营维护、公共服务一体化服务体系,配套相关政策,进一步引导旅居人口就业创业。

  大力推进“避暑康养+医养+食品+产品制造产业链”。以避暑康养为主线,构建康养管理、投资融资、大数据开发与管理等一体化的产业生态链,支持设立康养管理总部,鼓励康养专用产品研发生产,建设绿色食品源头生产和精加工基地,协同创新健康医药研发与生产。

  大力推进“避暑运动+节事赛事+装备制造产业链”。以重大避暑节事赛事为依托,延伸专业赛事节事运营服务,联动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鼓励休闲旅居车、全地形车、旅游船舶、休闲运动装备等产品研发生产,扶持吉林天火科技、辽源改装车厂、吉林市江城船舶制造、梅河口市依华渔具等企业做强;引导休闲装备产业集聚,打造长春新区行走装备、辽源袜业产业集群。

  大力推进“避暑休闲+电子商务+特色产品产业链”。适应休闲消费市场需求,深度开发、精致包装特色名优产品、食品、纪念品,推进电子商务,合理布局休闲购物超市,打造休闲购物街区,让顾客游得舒心、买得放心。

  (五)重点强化“三大”产业支撑。

  1.加大人才智力供给。

  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突出服务经济复合型人才新供给,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各类高校开设避暑休闲产业人才培育课程,加强避暑休闲方面职业教育;实施全省避暑休闲产业人才培训工程,梯次培养一批行政管理、企业高级管理等管理人才,加快培养一批康养、医养、运动、林业、地产转型、红色、工业、乡村旅游等紧缺服务人才。

  创新柔性引才模式。优化人才创业环境,聘请康养、运动、度假等方面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家和资本管理者,组建避暑休闲高级智库;探索柔性引才新模式,发挥人才聚集效应,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吸引省外高层次复合型现代服务业人才,通过挂职、兼职、技术咨询、周末工程师等形式,实行成果转化、技术转让与技术指导等合作模式,为我省休闲服务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强化激励科技创新。

  技术整合产业创新。积极推动新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建立年度产业创新激励机制,对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团队给予适当形式的激励;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气象服务水平,对避暑城市、重点景区、度假区、森林公园等舒适度指数做好精细化信息发布;组建避暑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研发机构,引导和孵化避暑产业创新;鼓励通过互动开发、开源创新等多种方式促进技术创新、服务创新。

  提升信息科技发展水平。加强服务业信息化建设,推进避暑休闲景区景点、服务设施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数字化”向“智慧化”转化,实现重点避暑休闲旅游功能区动态监测,提升避暑休闲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慧化水平;促进我省休闲服务经济尽早迈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时代,实现休闲关联产品选择自由化、游玩计划个性化、配套设施协同化、休闲度假信息共享化。

  3.扎实补足基础短板。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全省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计划,重点推进沈白客运专线、“一主多辅”机场群建设、“五纵四射三横”高速公路网建设;建设以自驾车、骑行、徒步为主的避暑国家旅游风景道网络体系,配套相关设施与服务。

  打造旅游集散体系。建设与完善旅游集散、交通换乘等旅游集散中心服务功能,提升目的地旅游直通车精准性便利化水平,强化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公共服务功能,构建城市休闲绿道“慢游”系统,进一步加强旅游厕所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保障体系。

  (六)着力构建全域网络。

  1.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以“两网”为骨架、“五态”为节点,构建连通全省的“一山引领三江、名城带动全域”避暑产业空间格局;“两网”即国省干线为基础的自驾车房车旅游风景道网络、遍布城乡的骑行与徒步绿道网络,统一编制规划,推进高品质基础设施与开放空间建设;“五态”即各类景区、营地、度假区(村)、避暑(四季)小镇、避暑名城等五大主要避暑休闲空间业态,串点成网,建设智慧化的避暑产业网络。

  2.实施名城带动战略。按照“全景式规划、全时段体验、全业态融合、全要素集聚、全领域覆盖”标准,推进特色避暑休闲名城建设;重点支持长春市、吉林市打造世界避暑休闲名都,敦化、集安、安图、临江、双阳等资源富集、环境优越的县级城市打造全国或区域避暑休闲名城,发挥其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形成以长吉两市为龙头,东中西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县级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七)塑造一流避暑品牌。

  打响国家级避暑品牌。构建“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目的地品牌”相互支撑的吉林省避暑休闲品牌框架,构建山水清奇、森林清谧、田园清馨、文化清醇、生活清逸、舌尖清香的“六清”产品体系;形成以“清爽吉林·22℃的夏天”为主体,以名山名城名品为支撑的避暑休闲品牌体系,打响国家避暑中心品牌,树立避暑度假目的地和旅居大省形象。

  建立一体化营销体系。推动避暑旅游形象品牌打造一体化,资源产品整合一体化,精品线路开发一体化,营销渠道统筹一体化。坚持全省一盘棋的对外营销推广战略,充分利用央视、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和载体,采取多手段、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宣传营销力度,集中打造和推广全省东线、南线、西线覆盖全域的特色避暑休闲精品线路和“最美高铁”“最美高速”“鸭绿江黄金自驾线”等明星产品。

  加强区域间协同战略。进一步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要客源市场占有率,科学预判客源市场走向,充分利用省际间经贸交流合作的平台和契机,与气候、生态差异化较大省份结对子、组建联盟,广泛交流、加强互动。夯实“京彩汇吉林”、“浙里出发去吉林”“海誓山盟”“豫见吉林”“吉风苏韵”“吉晋之好”、“浪花爱上雪花”等区域合作品牌,成为拓展客源市场的重要引擎。

  发展避暑节事会展经济。重视和推广消夏节、音乐节、文化艺术节、美食节、啤酒节等群众性节事活动,丰富消费选择,惠及旅游消费者,引导避暑消费,助力避暑经济健康发展。挖掘和塑造一批国家级、国际性避暑节事品牌,鼓励引进以避暑为核心导向、以企业为市场联接主体的知名会议会展及活动品牌,大力发展节事会展经济,全面驱旺夏季消费市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统筹协调推动避暑休闲产业发展,各地、各部门应当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跟据工作职责制定实施细则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将避暑休闲产业发展列入全省旅游工作绩效考核,跟踪问效,强化落实,形成奖惩机制。

  (二)强化规划引领。从现阶段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出发,遵循避暑休闲产业发展规律,制定具有战略性、可实施、高标准的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坚持与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城乡发展等规划有效衔接,坚持与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国家战略相融合;加大规划实施力度,突出规划对产业发展布局、产品开发、发展时序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做好实施效果跟踪评估。

  (三)加大政策支持。用地政策方面在依法合规前提下,要保障重特大休闲度假设施建设用地需求;鼓励以出让、租赁方式供应土地,支持市、县政府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入股的方式提供土地;土地出让价款可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支持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土地供应方式;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预留少量规划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的乡村旅游设施等建设;企业将旧厂房、仓库改造成休闲度假场所的,可实行在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的过渡政策。投融资方面,根据省级财力可能,逐步增加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现有的与旅游业相关的专项资金向避暑休闲产业倾斜;对重点避暑休闲产业项目在贴息、担保、贷款、股权投资方面给予倾斜,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参股子基金的方式,积极支持吉林省避暑休闲产业项目。国土、林业、环保、住建、财政、金融等部门要依法合规运用好相关政策,积极扶持避暑休闲产业发展。

  (四)营造一流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力争发展避暑休闲产业相关事项做到“最多跑一次”;加强市场监管,开展旅游、公安、交通等部门联合执法,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诉快速受理处理长效机制,为游客慢游细品提供良好保障;强化行业自律,培育避暑休闲产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提升行业规范和诚信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对接国际标准,规范经营与管理,打造自主品牌,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


下载: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避暑休闲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2018年7月26日).pdf





查看更多
邮编:130022  联系电话:0431-85116566  传真:0431-85116566  QQ:3304298950  电子邮箱:E-mail:jsyjh2018@126.com
主办单位:吉林省森林休憩保育研究会 吉林省森林康养产业协会  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4756号  工信部备案号:吉ICP备16001202号  技术支持:恩惠科技

吉公网安备 22010202000693号